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1一、前言
1、班主任沟通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和社会的桥梁。而所谓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家校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目前、班主任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但面对的家长、家庭也更复杂了,现在的家长职业多样,文化层度、个人修养、心理差异都很大,学生的家庭形形色色,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复杂、深远的。班主任只有有效地进行沟通,才能在师生之间、家校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心桥”,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让每一位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2、沟通现状
作为孩子朝夕相处的老师,忙忙碌碌中却很少与孩子好好沟通。有时,面对孩子,我们很惭愧,因为我们并不了解孩子,更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们只是把他们当作学习的工具,让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
场景一:教室里,老师趁下课10分钟在讲台旁整理着作业本,按惯例老师清点着本子的数量,座位上一位学生紧张地看着老师,欲言又止,这时老师清点完毕,大声询问谁没交作业,那位学生低着头慢慢走过来,原来他把本子落在家里了,可是孩子怕老师,大概想如果老师不查本子或许可以混过去。难道向老师承认自己小小的过失就这么难吗?
我曾对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大部分学生对老师的沟通有意见,孩子们讨厌老师喋喋不休的唠叨,讨厌用责怪的语气批评,更讨厌命令式的说教,有4位孩子甚至对老师的沟通有抵触情绪。面对这些现状,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我们的老师与孩子、家长走得这么远呢?
3、探究沟通障碍的原因
(1)家长对教育工作的不理解;
(2)教育者沟通的耐心不够;
(3)紧张的生活节奏成了沟通的障碍;
我们怎么做才能做到有效沟通,让师生和谐、家校和谐。
二、班主任沟通方式的再认识
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促进学校和家长的友好合作关系。我校会定期给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多次进行“家校合作”方面的培训,同时也利用家长会或其他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家长也积极地参与其中,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有所更新和提高。作为班主任的我也不例外,重新审视家校沟通这门学问。
1、传统沟通方式
作为班主任我无时不刻地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个别交流。可以是面谈,也可以打电话。当学生犯了错误后,与他促膝相谈的总是班主任,在孩子的座位旁、教室的走廊上、办公室里……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消除孩子心中的疑惑。每天放学,趁来接孩子回家的机会,家长也会与老师聊上几句,问问孩子在学校的近况,告知孩子在家的表现。随意地聊天,拉近了老师与家长、孩子的距离。当然也有家长在适当时候来学校拜访,与老师就孩子最近的状况做个别交流。除此之外,每学期必开的家长会也是学生、家长、老师沟通的好平台。
2、信息化沟通方式
随着社会发展,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更为密切了,学校各班级建立了家长微信群,便于家长和教师及时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情况,教师了解学生的问题。
三、班主任有效沟通的实践
1、用心呵护——有效个别交流
班级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沟通的效果,和学生进行一次卓有成效的谈话,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增进师生情感,从而促进班集体的建设,建设和谐班级。特别是对待班级的一些特殊孩子,其实每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特殊的家庭,特殊的生活经历。这些孩子更需要老师的耐心、关心与爱心,尊重他们,用有效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
我个人认为事件发生后,老师并没有严厉的批评孩子,而是宽容地与孩子沟通,用心去呵护,相信孩子,最终保护了孩子,这种教育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和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
2、家长会——有效家校沟通
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平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学校抓好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力保证。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家长会形式多样,有校长培训,有家长经验介绍,学生才艺表演,家长评议学校工作、家长开放日等,就如我们一年级,新生报到前一天,校领导向每位家长介绍了每班的班主任,告诉家长学生入学常规,教师定期与家长沟通自己的孩子在校的情况。偶尔也会邀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来做讲座。我们还请家长来参加家长开放日,观摩老师上课,检查学校的教学常规,观看学生才艺表演和师生互动节目。没过多久,秋假到了,学校组织了活动,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班主任既是老师,又像是家长的朋友,亲密地像似一家人。当然更多的家长会,是老师把学校一学期的活动以及学生在校的表现,希望家长配合之处与家长做沟通。因为有了形式多样的联系,家长体会到老师教育孩子的诚心与决心,也就更乐意协助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尊重、沟通、合作,始终体现在我们与家长的沟通之中。
形式多样的家长会不仅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老师还可以借家长会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
3、家长开放日——有效监控沟通家长开放日对于家长和我说并不陌生,班主任都是自己班级的主人,家长开放日是家长参与学校话题讨论的平台、更是家长畅所欲言的好去处。我们学校在每次开放日后,发给家长反馈表,对与学校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班主任有效沟通的成效
教育界有句俗话,教育好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如何带动一个家庭,需要学校、教师积极主动、有效地与家长沟通,沟通好了,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我现在任教六年级,由于有效地与家长、孩子沟通,收获很大,我觉得家长对我的态度亲切了很多。学生刚入学那会,和家长很生疏,谈来谈去总是孩子的学习与表现,不仅狭隘,而且很难深入,现在,却可以自如地和家长一起探讨、交流家教问题了,有的家长甚至把家里发生的事也毫无保留地告诉我,我和家长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了。和谐的师生沟通、家校沟通,让我感觉自己成了孩子与家长的一座桥梁。
家校沟通方式多多,以上仅仅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方法,我会牢记: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家校沟通的目的一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二是为了开发与培养家长的教育资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的思索与实践, ……此处隐藏5107个字……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
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5要教育好一个学生,不能只靠班主任一个人,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及同学等都是直接参与转化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要形成一种“包围”的教育环境,学生家长的力量是最为重要的。班主任一定要把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当作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做。因此,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制度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之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在加强家校联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大家共享。
一、建立长效家访制度
班主任如果不习惯主动和家长取得联系,只是在学生出了问题时才会想到家长,长此以往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其一可能会导致一些家长一接到班主任电话或是约见通知,就会本能地担心,以为孩子一定在学校闯了祸,见面时,心理总是忐忑不安,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的家长,很难与班主任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其二联系沟通的范围只限于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的家长,这种联系随意性大,家长大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常常情绪激动,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我的做法是利用寒暑假与周末时间一学期至少到每个学生家中家访一次。与家长交流的话题很多,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与人相处、思想动向等。家访,不仅仅是与家长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沟通,平日班主任与学生都是在学校里接触,突然改变了环境,学生的心理感觉与在校时完全不同。班主任也可以换一种身份、换一种语气与学生交流,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家访活动的效果,可能比找学生谈话要好很多倍。
二、电话互访
班主任还要建立一本家校联系通讯录,以备不时之需。现代社会,大多数家长事物繁忙,如果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必须保持电话联系。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再加上孩子住校,与自己的孩子见面机会很少,有些学生甚至一年才见到父母一两次。所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有些家长无从知晓。而班主任与家长的电话联系是家长掌握自己孩子的一个重要纽带。如我们班曾有一位成绩不错的学生,在家长眼里一直是个“乖宝宝”,所以父母对他很放心。没想到这个学期他迷恋上了电子游戏机,精神萎靡不振,成绩直线下降。我及时通知了家长,家长马上从外地赶回,帮忙教育、监督,学生总算回到原来的样子。
三、充分利用家长会与家长接待日
一学年一次的家长会必不可少,家长会上,班主任除了告诉家长成绩之外,还可以总结学生一学期的德育情况。家长会虽好,但间隔时间较长,所以可设立若干家长接待日。具体操作是: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以周为单位,确定家长接待日的具体时间、地点;在第一次家长会上,将家长分成若干个小组,以每个接待日接待一个小组计,定出一学期家长接待日的时间表,家长人手一份;要求家长按时间表到学校与班主任见面,交流孩子的情况。每个家长接待日上,班主任要认真备好和家长交流的内容,一定要让每个家长都能有所收获,只有这样,家长才会坚持到会,并认真对待与班主任的沟通交流。
四、让家长参与主题班会课
虽然每个家长都觉得对自己的孩子比较熟悉,但有时并未真正了解他。有时候想去了解,孩子又不一定愿意开口。我们可以邀请一些家长参加班会课,在课堂上听听自己孩子的心声。比如,前不久,我们举行了“理想与立志”主题班会,邀请了一些家长参加。在这堂课上,大家畅所欲言,雄心勃勃,大谈自己的志向与理想。很多家长听了也热血沸腾,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自己的孩子还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又比如,早恋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孩子们大多不愿与家长交流这个话题,由此我想到开一堂班会课把这个话题公开化,并邀请了很多家长参加。在这堂课上,家长也是一个发言者,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向大家敞开心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班主任一起引导学生走出青春的误区。
五、家长参与记录学生成长手册
每学期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填写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一个学期下来编辑成册,期末总结,根据学生的成长轨迹分析优缺点并做出评价。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学生把自己每一次的阶段反思和总结完整地记录下来,然后寄给家长或在家长会上交与家长。
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6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是做父母对孩子的心愿。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和睦相处、互相体谅、相互学习与信任、礼貌待人。
我建议孩子先复习作业的相关内容,再做作业。也会经常提醒她,平时做作业要认真对待,像平时测试以及考试一样的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先做,把不会做的题目绕到最后再做,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
教育孩子应多些鼓励,少点指责。学校有各种各样的比赛,学科上有各阶段的测试,孩子拿到的成绩不管好与差,都是孩子付出的结果,成绩差的,不要过多指责孩子,要鼓励孩子“不怕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只要在学习上付出了多倍的努力,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对于成绩优秀的,表扬是肯定孩子付出有所收获,但又要提醒孩子“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记得有一次语文测试,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因为孩子理解错误,结果把“排比”写成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父母与孩子在一起认真看书的画面,传递出父(母)亲的关系,而且表现出是朋友的心灵沟通,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有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多阅读有益的书籍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现在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了提高。
孩子说自己平时画画不太好,要求自己报名参加画画兴趣班,父母说:“要去学就认真的学。”后来孩子的画画水平有所提高了
孩子现在的学习,都是为了以后的工作。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我曾经为此买了很多的书,买了很多的光盘,请教了许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长大,成绩也渐趋稳定,可是我心里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我们家每个人都有爱看书的习惯,孩子小的时候早早开发锻炼他的识字能力,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孩子大一点后,我们就帮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让他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书。在我们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家三口人各自捧着自己的书在看。而且,只要有机会就从书店买各种图书给他阅读,“六一”儿童节、春节的礼物都是各类的有趣的或者有益的书籍。时间长了,孩子喜欢上了读书。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孩子上学起,我就注意培养他学习习惯,每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学新课之前,先预习一下后面的内容。及时同他的老师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习惯的养成,玩过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脸刷牙等等,有时候,孩子想偷懒,就给他讲讲道理,并且告诉他,那样是不可以的。慢慢他就认可了这种行为,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文档为doc格式